編輯:鄰英時間:2019年02月21日閱讀次數:423
大部分私募證券投資機構認為,從總體上看,2018年以股票為代表的權益類資產將是最好的投資標的之一;受2017年債券市場收益率持續上行、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高影響,債券市場難言樂觀;而商品期貨市場不確定性較大,風險與機遇并存——
經歷了防風險、嚴監管、去杠桿為背景的2017年,不少投資者感慨國內股市、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的超漲預期、商品市場的不確定預期以及國內債市的超跌預期,盤算起2018年大類資產配置的“藍圖”。不妨聽聽被譽為“聰明資金管理人”的私募基金公司對2018年的大類資產配置邏輯。
格上理財相關統計顯示,從總體上看,大部分私募證券投資機構認為,2018年以股票為代表的權益類資產將是最好的投資標的之一;受2017年債券市場收益率持續上行、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高影響,債券市場難言樂觀;而商品期貨市場不確定性較大,風險與機遇并存。
權益類資產機遇可期
2017年A股走勢分化劇烈。Wind資訊統計顯示,2017年上證50指數累計上漲25.08%,成交額高達8.91萬億元,而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1000指數累計下跌1473.51點,跌幅達17.35%。2018年這種結構性行情會否繼續上演?
部分私募機構持相對保守的觀點。重陽投資總裁王慶表示,2018年A股結構性供需失衡或將延續,優質與平庸公司之間的供求格局存在顯著差異,“擇優而買”的大方向不會發生改變,但市場將從“一次分化”過渡到“二次分化”,主旋律也將從“價值回歸”切換到“價值發現”。
“不過,從外部政策面因素看,2018年A股市場環境將好于2017年?!焙途弁顿Y首席策略分析師黃弢表示,A股市場在經歷了2015年的劇烈調整之后,2018年投資者的參與意愿或將進一步提升,以加入美國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代表的機構資金增量也將好于2017年??偟膩砜?,在經歷了2017年的劇烈分化行情后,A股市場2018年有望迎來一個更均衡的格局。
也有相對樂觀的觀點。源樂晟資產有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權益類市場或將在各類資本市場中勝出。拉長投資周期來看股票、證券類資產,將會發現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一樣,權益類資產回報率更高或將是大概率事件。
星石投資總經理楊玲認為,從杠桿率角度看,在房地產、債券、股票等大類資產中,權益類資產是唯一經歷過去杠桿的,其他類資產或多或少有較多的杠桿存在;從動態估值水平看,中國市場仍占有一定估值優勢,最新數據顯示,MSCI中國的估值只有12倍左右;從資產配置周期看,每隔約5年A股就有一次較好的市場機會,2018年A股投資機遇可期。
債券市場難言樂觀
與相對樂觀的權益類市場相比,多數私募機構對2018年債市的預期并不樂觀。
金斧子投資咨詢公司CEO張開興認為,2018年國內債市可用“熊市筑底,靜待曙光”來形容:2017年債市一波三折,震蕩下行,2018年債市將延續熊市格局,緩慢筑底,短期內趨勢性機會難現;中長期來看,供需兩方面的改善將為債市行情的逐步復蘇提供支撐,利率水平高企,調整空間有限,當前債市配置價值凸顯,短久期、中高級品種具備更高安全邊際。
六禾投資副總裁兼固定收益負責人陳震認為,受到近兩年去杠桿等因素影響,目前國內債券收益率相對基本面已經超調,投資債券的資金明顯減少,主要是銀行理財壓縮幅度較大。2018年,在去杠桿基調大致不變的前提下,貨幣政策可能不會明顯放松,銀行的配置資金(包括自營和理財)恢復也需要時間,債市不太可能馬上出現大牛市。
不過,較高的收益率也可能在2018年吸引資金回流債市。陳震表示,2018年隨著大資管新規落地,銀行理財買債規模有望增加,銀行房地產貸款收縮帶來的閑置資金也有望流入債券市場;此外,隨著人民幣走穩,外資也可能繼續進入國內投資債券。
商品市場不確定性較大
2018年,各私募機構對商品期貨市場的看法稍有分歧。有的認為商品市場仍有一定壓力,需謹慎對待;部分私募機構則認為商品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
敦和資管首席經濟學家徐小慶表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商品需求仍是決定商品價格走勢的核心因素。過去兩年以黑色系為代表的商品出現大漲,市場歸因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2017年有關大宗商品價格漲幅只有約10%。預計2018年大宗商品市場的表現相對會比較謹慎,尤其是與國內需求相關度高的商品會面臨一定調整壓力。
也有私募機構認為,2018年商品期貨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存。凱聰投資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與2017年相比,2018年大宗商品的供需矛盾有所緩和,商品市場各板塊品種按自身產業鏈供需狀況的不同走勢會有所分化。從總體上看,延續結構性行情的概率較大;從中長期看,主要制約因素是需求層面不確定性較大,但預計在商品市場的驅動因素中,宏觀需求層面的權重將逐漸上升,整個商品市場的行情將主要取決于實體經濟和各自產業層面的供需狀況。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 琳
?深圳海山勞務外包公司 最后修改時間:2019-12-20 17:36:16
閱讀次數:248日本前外交官質疑日美地區反導系統作用
閱讀次數:523臺民間團體發動反空污大游行 抗議蔡當局治污不力
閱讀次數:127男子“打的”到目的地卻不肯下車 司機無奈報警